天麻地下根狀莖成塊莖狀,長8-12厘米,直徑3-5厘米,最大可達7厘米,橢圓形,表面多麻點、皺紋和輪節(jié)。莖直立,高0.3-1米,最大者可達2米,橙黃色、黃褐色、灰褐色或藍綠色,圓柱形,無綠葉,葉鱗片狀,互生,膜質(zhì),下部鞘狀抱莖。
花淡黃綠或橙紅色,莖頂生20-50朵,總狀花序,長5-30厘米,最長可達50厘米,開花順序從下自上?;?/span>苞片膜質(zhì),長披針形,長1-1.5厘米;花梗和子房長0.7-1.2厘米,略短於花苞片;花扭轉(zhuǎn),橙黃、蛋黃、藍綠或黃白色,近乎直立;萼片與花瓣合生成斜壺狀花被筒,花被筒長約1厘米,直徑5-7毫米,口部斜形,頂端5裂,兩側(cè)萼片合生處裂深達5毫米;外輪裂片為離生萼片,三角卵形,先端鈍;內(nèi)輪裂片為離生花瓣,長圓形,較?。?/span>唇瓣白色,長卵圓形,長6-7毫米,寬3-4毫米,先端3裂,基部貼緊蕊柱足末端,具一對肉質(zhì)胼胝體,胼胝體連接花被筒內(nèi)部,上部離生,具乳突,邊緣具不規(guī)則深齒;蕊柱長5-7毫米,具短蕊柱足,子房下位,倒卵形,子房柄扭轉(zhuǎn),柱頭3裂;花藥較大,近頂生,花粉團2個,粒粉質(zhì),由可分的小團塊組成,無花粉團柄和粘盤。由於天麻遠看似一支赤色的箭,故又名赤箭。
蒴果每株約30枚,長圓形或倒卵形,長1.2-1.8厘米,寬8-9毫米。種子多數(shù),2-4萬粒每果,極小,粉末狀。花期6-7月,果期7-8月。
天麻共分5個變型,分別是原變型紅天麻(Gastrodia elata f. elata)、烏天麻(Gastrodia elata f. glauca S.Chow (1983))、綠天麻(Gastrodia elata f. viridis (Makino) Makino (1940))、黃天麻(Gastrodia elata f. flavida S.Chow (1983))、松天麻(Gastrodia elata f. alba S.Chow (1983)),這幾個變型的劃分主要是由周鉉確定的。
紅天麻又名水紅稈天麻,株高1.5-2米,根狀莖棒槌形或啞鈴型,最重達1千克,含水量達85%,莖橙紅色,花淺薑黃色,略帶淡綠色,花期4-5月,分布於黃河流域與長江流域;綠天麻又名青天麻,株高1-1.5米,根狀莖橢圓形或倒圓錐形,節(jié)較密,最重達0.6千克,含水量達70%,莖淡藍綠色,花淡藍綠或白色,較為少見,花期6-7月,分布於中國東北至西南各省;烏天麻又名鐵桿天麻,株高1.5-2米,或者更高,根狀莖橢圓形或卵圓型,節(jié)較密,最長可達15厘米或更長,最重達0.8千克,含水量達60-70%,莖灰褐色,花藍綠色,花期6-7月,果實形狀不同於其他品種,為棱形或倒楔形,分布於云南東北部至西北部、貴州西部;黃天麻又名草天麻,株高1米或以上,根狀莖長橢卵形,最重達0.5千克,含水量達約80%,幼嫩莖淡黃綠色,成熟莖淡黃色,花淡黃色,花期4-5月,分布於云南東北部、貴州西部、河南、湖北;松天麻株高約1米,根狀莖梭形或圓柱形,含水量達90%以上,莖微黃色,花淡黃或白色,花期4-5月,常見於松櫟林下,分布於云南西北部。在這幾種天麻中,紅天麻種子發(fā)芽率和產(chǎn)量高,適應(yīng)性和耐旱性強,烏天麻塊莖繁殖率、種子發(fā)芽率和產(chǎn)量均較低,但含水量低,干品質(zhì)量好,因此紅天麻和烏天麻均是較常栽培的優(yōu)良品種,其中紅天麻栽培最為廣泛,而綠天麻品質(zhì)雖好,但較為稀少。
上一篇:天麻多糖的研究概況(1)
下一篇:天麻的腐生習性